【资料图】
研究火星的风沙作用,有助于揭示火星气候环境特征和气候变化过程。科学家日前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表明该区域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
记者7月7日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研究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与天问一号任务工程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祝融号着陆区沙丘探测和沙丘形成模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火星的现状被认为可能代表着“地球的未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风沙作用作为火星晚亚马逊纪以来最主要的地质营力,塑造了火星表面广泛分布的风沙地貌。由于缺乏近距离的、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人类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依然知之甚少。
此项研究中,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祝融号火星车导航地形相机等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联合探测,提取了沙丘形态、表面结构、物质成分等信息,分析了其指示风向和发育年龄,发现祝融号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并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这一发现表明,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发生在约40万年前的火星末次冰期结束时,可能是由于火星自转轴倾角的变化。
“此项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历史的理解,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火星全球气候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李春来说。(记者 张泉)
上一篇:北京大学藏秦简牍的独特价值
下一篇:最后一页
(抗击新冠肺炎)山西全域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中新网太原5月16日电 (记者 李新锁)16日上午,山西太原正式实行核酸查验的第一天。在
长三角铁路全力准备为复工复产提供运力保障。 5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获悉,针对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态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陈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王小娥16日在发布会上表示,5月15日,北京市开展的区域核酸筛查,共采样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题:沪大学生手写明信片感谢39名后勤人员 中新网记者 许婧 “垃圾房的管理是最苦最累的,每当我经过垃圾
中新网沈阳5月16日电 (记者 王景巍)5月16日,辽宁省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心(以下简称“权益保障中心”)在沈阳市皇姑区
X 关闭
X 关闭